您好,欢迎访问山东赟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官网

当前位置:首页》新闻中心

产品分类
施工案例
联系我们

山东赟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

手机:18653110918, 13954199333

电话:0531-81777767

邮箱:sanpi0404@163.com

地址:济南市历下区浆水泉风景区管委会一楼

厂址: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工业园

新闻中心

权威发布 | 淄博市发布三年行动计划,加速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时间:2023/3/24

3月14日,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“惠民惠企政策解读”系列政策吹风会第一场,邀请淄博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、市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魏新军向社会发布《淄博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的有关情况。


《行动计划》充分考虑淄博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要求,对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,提出了十一项重点任务:图片

一是深化创新驱动,高标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;

二是纵深推进动能转换,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;

三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;

四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;

五是提升城市建设治理水平,构筑高质量发展空间动力系统;

六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,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特色板块;

七是聚力用好“关键一招”,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;

八是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,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;

九是繁荣发展优秀文化,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;

十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,建设幸福淄博;

十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淄博。



此外,《行动计划》从领导机制、工作机制、保障机制、督导考核机制等方面作了安排,凝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

01

关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安排


为落实中央和省文件精神,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,淄博市《行动计划》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重点部署,主要突出6个方面:

一是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。聚焦绿色化工、机械制造、绿色建材、先进纺织、特色轻工、高端陶琉等产业,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,以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为方向,推进实施“千项技改、千企转型”,全面提升产业内涵发展水平。到2025年,传统产业基本完成改造升级。
二是推动“四强”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深入实施“四强”产业攀登计划,推动新材料、新医药、智能装备、电子信息“四强”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。到2025年,新材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000亿元,新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70亿元,智能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,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。
三是打造一流企业方阵。加强企业成长梯次培育,实施企业跨越发展和“旗舰” “雏鹰”、新物种企业等培育计划,加快打造产品卓越、品牌卓越、创新领先、治理现代的一流企业方阵。到2025年,力争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2家、超500亿元企业5家、超100亿元企业25家左右;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以上。
四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链。实施产业链条延展工程,以20条重点产业链为抓手,以“链长制”为保障,实行“七个一”推进模式,强化资源要素支撑,强力实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,加快形成高端引领、链条完整、生态完善的产业发展格局。到2025年,力争培育聚烯烃、工程塑料2条过千亿元产业链,新医药、智能装备等15条过百亿元产业链。
五是培育壮大数字产业。加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,集中培育集成电路及元件、MEMS及物联网等数字产业集群。支持齐鲁智能微系统创新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,打造优势突出、特色明显、有机互补、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。到2025年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%左右。
六是发展壮大绿色低碳环保产业。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,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氢能、储能、光伏等新能源制造业,打造优势产业集群。抢抓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合作城市契机,加快壮大氢能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,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和氢能产业发展高地。加快推进齐鲁储能谷建设,发展电池及储能产业,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终端产品。发展壮大光伏制造业。制定实施环保产业集群建设方案,加快鲁中环保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,推动淄博经济开发区建设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,打造生态环保产业基地。


02

关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有关安排


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,坚决落实市委、市政府部署要求,统筹结构调整、污染治理、生态保护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。对此《行动计划》重点提出了5项举措:

一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到2025年,生态系统多样性、稳定性、持续性进一步增强,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,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51处,全面消灭市域内宜林荒山,完成荒山绿化18.26万亩,全部河流基本达到水功能区要求,治理和改善水土流失面积210平方公里。
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到2025年,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65%以上,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全面消除Ⅴ类水体,生态环境各项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任务目标,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改善,美丽淄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
三是完善现代水网体系。统筹水资源配置、水灾害防治、水生态保护,到2025年,形成“两轴三区、四纵五横、七库多线”的水网总体格局,实现水资源深度节约集约利用。优化水资源配置,推进“八水统筹、水润淄博”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,开展南水北调东线二期淄博市续建配套工程规划论证,适时推进工程建设。实施大芦湖水库提升改造工程、太河水库增容工程、市中部调水工程,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。实施城市供水提质工程,建设新区水厂及配套管网,加快老旧管网维修改造步伐,提升改造现有水厂。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,科学划定保护区并严格落实保护措施,确保供水水源安全。
四是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。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,扩大节能环保汽车、节能家电、高效照明等绿色产品供给。开展节约型机关、绿色家庭、绿色学校、绿色出行等建设活动,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,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,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和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,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,建设“无废城市”。
五是建立绿色低碳发展机制。编制实施市级国土空间规划,严格落实“三线一单”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。持续推进减碳降碳十大行动,完成省单位GDP能耗下降任务,完善节能降碳激励约束政策,稳步推进能耗“双控”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转变。配合国家、省开展森林、湿地、土壤等碳汇本底调查、碳储量评估和潜力分析,构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“资源调查、储量评估、潜力评价、技术标准”四大体系。


03

关于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关安排


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,也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。《行动计划》立足淄博市能源资源禀赋,对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了重点部署,主要包括3个方面:

一是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。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,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在保障能源安全前提下,大力发展太阳能、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。实施光伏发电规模推进行动,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与集中式复合光伏发电,加快博山区、临淄区、桓台县整县制推进规模化光伏发电,实施一批“光伏+”工程,力争新增光伏装机容量300万千瓦。加快布局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。实施外电入淄工程,持续扩大绿电入淄规模,力争新增外电入淄能力60万千瓦。深入实施“百乡千村”绿色能源发展行动。到2025年,碳达峰碳中和有序实施,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稳步提高,增量能源消费主要依靠非化石能源提供。
二是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。加快发展新型储能,全力打造“新能源+储能”一体化消纳新模式,建设“风光水储一体化”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基地,推进能量型锂电池、铅酸电池等储能项目建设。推进博山区、沂源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,加快开展新一轮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选址储备。加快氢能创新应用,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、氢气储能系统和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项目,培育构建“新能源+氢储”相互融合的分布式微电网。推动电网数字化改造、智能化提升,推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建设,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智慧能源系统。
三是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实施煤电机组整合提升工程,在确保电力、热力接续供应前提下,有序推进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,加快中心城区、齐鲁化工区、桓台中部等区域能源中心建设。加快推进现有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、供热改造、灵活性改造“三改联动”,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。持续压减煤炭消费,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任务。实施工业余热再利用行动,扩大工业余热供给。实施天然气替代推广行动,加快实施一批燃气热电联产项目。持续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,加快输气管线建设,建设LNG储配调峰中心,力争到2025年新增天然气供应能力10亿立方米以上。


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,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淄博市将聚力落实国发〔2022〕18号和鲁发〔2022〕19号文件,高标准实施淄博市《行动计划》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,推进各项工作走深走实、早见成效,全力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。



内容来源:网易新闻


版权所有@山东赟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    鲁ICP备19034350号     技术支持:新四君传媒

鲁公网安备 37098302000672号